近些年航空業蓬勃發展,航行總流量不斷持續增長促使民航空域網絡資源明顯緊缺,給航跡跟蹤、流量監控、航空安全、事故搜救等增添了巨大挑戰。星載ADS-B要實現對大流量空中交通的無縫持續監視,必須建設繁雜的雷達網絡和數據處理系統;與此同時,受環境局限,全球很多地區無法得到航空監控,尤其是在海洋、極地、山區、沙漠和不發達城市安裝地面監視設備在技術和經濟上難以實現。在此背景下,廣播式自動相關監視(AutomaticDependentSurveillance-Broadcast,ADS-B)技術應時而生。
星載ADS-B技術選用全向廣播方式自動播發機型、航空代碼、位置、速度、高度和航線等,將衛星導航、通信技術、機載設備以及地面設備等先進技術相結合,提供了更加安全、高效率的空中交通監視手段,能有效提升管制員和飛行員的運行態勢感知能力,擴大監視覆蓋范圍,提高空中交通安全水平、空域容量與運行效率。
國際民航組織于第十一屆航行大會確定ADS-B技術為全球新航行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。歐洲要求從2015年起重量大于5700kg或者速度大于250節的飛機強制裝配ADS-B播發設備,對于已經投入使用的飛機截止到2017年完成改裝。美國、加拿大等國也實施了相近的舉措。預計到2020年,ADS-B可能在全球范圍內實際投入運行。
中國民航高度重視新航行技術的發展與實施,大力加強ADS-B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,在技術政策與規章標準制定、機載設備加改裝、地面設備研制生產、技術驗證與試驗運行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,為ADS-B地空監視(ADS-BOUT)的實施打下基礎?,F階段,國內70%的民航飛機已裝備ADS-B設備,在2020年后所有高性能飛行器將強制安裝ADS-B設備。
現階段,基于ADS-B飛行器跟蹤技術的空中管理還主要依靠陸基雷達,但國內外已經嘗試將高靈敏度ADS-B接收機安裝到低軌衛星上,通過星載ADS-B對航空飛機進行跟蹤,廣域偵收信號,衛星坐落于境內時實時轉發偵收的信號,坐落于境外時先存儲后轉發。在星載ADS-B飛行器跟蹤技術應用之前,借助陸基雷達完成全球空管的范圍只有10%,而星載ADS-B飛行器跟蹤技術應用之后將會將范圍擴的更大。
上一條: 民用飛機的二次雷達應答機與星載ADS-B
下一條: 星載ADS-B究竟是什么?